婚姻、家事法律大補帖!家事案件、離婚諮詢常見問題大解析
法律Talk

想了解離婚流程與婚姻法律?從協議離婚、訴訟條件、子女監護到財產分配全方位解析,幫助你在尋求離婚諮詢時做出正確選擇。
婚姻法律與離婚諮詢,收聽Podcast一次讓你聽懂所有核心問題
在婚姻中遇到法律問題時,許多人不知道該找誰、問什麼、怎麼開始。《乘熙法律事務所》鍾依庭 律師 整理這篇實用懶人包,幫助你快速掌握婚姻法律架構、離婚方式、子女監護與財產分配等重點,無論你是正在思考離婚,或是想替自己多一層保障,都能找到方向。
常見家事法律問題一|婚姻法律是什麼?它保障了什麼?
婚姻不只是情感的承諾,更是一種法律契約。根據《民法》規定,結婚後雙方享有平等的財產權與家庭義務。法律保障內容包含,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1.夫妻對家庭經濟的共同責任
2.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與扶養義務
3.財產制的選擇(法定財產制、約定財產制)
4.婚姻破裂時可依法提出離婚訴訟
若有外遇、家暴、惡意遺棄等情形,婚姻法律也提供正當的離婚途徑與權益主張方式。
常見家事法律問題二|協議離婚 vs 訴訟離婚:你該怎麼選?
離婚的法律方式主要有兩種:
1.協議離婚
需雙方合意,可由律師協助擬定「離婚協議書」,協同公證人至戶政事務所辦理即可,適用於無重大爭議的情況!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2.訴訟離婚
適用於對方不同意或無法溝通情形,且需具備法定離婚事由(外遇、家暴、惡意遺棄、精神疾病等),由法院調查事證後判決,時間與費用相對較高,但可保障應得權益!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若你正在搜尋「離婚諮詢」相關資訊,建議先諮詢律師,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適合的離婚方式。
常見家事法律問題三|財產怎麼分?婚姻財產制與分配原則
那今天的節目將探討離婚後最受關注的議題—夫妻財產分配。許多人在婚姻結束後,對財產歸屬產生疑問,特別是在涉及外遇、經濟貢獻不均等情況下,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?本集透過真實案例解析與法條結合,帶你快速掌握關鍵原則:
1.夫妻財產如何計算
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如何認定?剩餘財產分配如何計算?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2.離婚訴訟策略
如何蒐集證據,證明自己對家庭的貢獻?如何透過談判爭取更有利的結果?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3.預防財產糾紛
婚姻期間,經濟較弱勢的一方如何保障自身權益?資產較多的一方又該如何規劃財務?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4.心態調適建議
面對漫長的財產分配訴訟,該如何調整心態,並透過法律程序整理生活、重新出發?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常見家事法律問題四|婚前協議注意事項!是愛的保溫計,還是冷血計算機?
婚前協議,到底是保障還是不信任?能否約定「淨身出戶」?本集解析婚前協議的核心內容、法律效力及談判技巧,讓你理性規劃婚姻,確保雙方權益。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1.離婚法律解析:離婚程序、財產分配、子女監護權等關鍵議題
2.婚前協議:如何保障雙方權益?是否能約定「淨身出戶」?
3.夫妻財務規劃:婚後財產如何分配?債務該如何處理?
4.外遇與賠償:如何訂定合理的婚姻賠償條款?
5.心理支持與風險管理:如何理性面對婚姻變動?
常見家事法律問題五|另一半外遇了怎麼辦?如何蒐證才合法?
當你開始懷疑另一半外遇,卻苦無證據,不知道該怎麼辦時,你不是孤單的。有人選擇裝作不知道,有人想駭進對方手機,但更多人卡在「我知道有鬼,但我沒證據」的痛苦當中。這一集,我們就來破解「外遇蒐證」這門學問,讓你在理智與法律的保護下,站穩腳步,不再只是受害的一方。完整內容歡迎收聽下方節目!
1.外遇在法律上是否已除罪?
另一半外遇還能告嗎?外遇雖除罪,但仍可主張「侵害配偶權」求償!
2.合法的蒐證方式有哪些?
什麼樣的證據最能打動法官?合法蒐證方法:翻拍對話紀錄、公開場所錄影、入住旅館證據、證人證詞!
3.常見的違法蒐證方式?
像是破解手機、裝針孔、裝GPS 都可能違法!
4.有了證據後,你可以怎麼做?
離婚、和解、還是提出民事訴訟?馬上收聽節目!
常見家事法律問題六|如何面對家暴?保護令申請注意事項
這一集,我想和你聊聊 保護令。當你或身邊的人遭遇家庭暴力時,該怎麼收集證據?什麼情況下可以聲請保護令?如果是精神暴力或語言羞辱,也能提出聲請嗎?我會一步步帶你釐清保護令的聲請程序與要件,也分享幾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盲點,例如:能否擅自替親屬聲請保護令?第三人能不能報警或提告?申請時該怎麼說服法院「你真的需要被保護」?
1.家暴案件證據蒐集與建議?
建議保留驗傷單、醫療紀錄、對話紀錄、簡訊、錄音、照片等證據,並儘快向警方報案或尋求社工協助,確保自身安全與權益。證據愈完整,後續申請保護令或提告愈有保障。
2.保護令申請的條件與流程?
遭受家庭成員暴力對待,無論是身體、精神或經濟虐待,都可申請保護令。流程包括報案、提出申請書,由法院開庭審理,最快可聲請緊急保護令即時保護受害人。
3.言語暴力與精神控制能否成立?
若言語羞辱、威脅或精神操控造成受害人心理受創,符合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中的「精神或心理暴力」定義,也能依法申請保護令與提起訴訟。
4.未成年人與第三人的申請權利?
未成年人可由法定代理人、社工、學校老師或警方代為申請保護令。第三人如發現家暴情形,也有權報案並協助提起保護程序,保護受害未成年人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