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夢空間設計 創辦人 Jessica|每個人都需要去思考的人生設計課
創業思維

在這集《人生失敗學》中,Neo再次邀請到室內設計師Jessica,從她小時候對藝術的熱愛談起,一路走到創業階段、辦活動幫助他人逐夢。這集不只講夢想,還談到現實、低谷與蛻變,Jessica真實而細膩地分享了她如何將挫折轉化為創作的養分,甚至用一場八小時的藝術派對,把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以多重感官形式演繹成生命的故事。 一、從夢想出發:被否定的開始 Jessica的設計夢想並非一路順遂。她自小喜歡畫畫、跳舞,卻因家庭背景遭遇否定與壓抑。在傳統家庭眼中,藝術是不被看好的路。她的姐姐原本也夢想成為設計師,卻選擇順從父母意志唸書,事後的懊悔深深影響了Jessica——「如果人生只有一次,為什麼不做自己真心渴望的事?」 二、從低谷中重生:憂鬱、疫情與轉折 在二十幾歲時,Jessica迎來人生最低潮——疫情、事業瓶頸、情緒崩潰,甚至罹患憂鬱症。她坦言那不是短暫的情緒低落,而是一場深沉的生命考驗。然而她也因為有過一次高中憂鬱的經歷,知道該如何陪伴自己度過這段黑暗期。她選擇不逃避,而是深刻體驗每一份痛苦與掙扎,直到慢慢走出來。 三、創造沉浸式派對:讓自己與世界和解 她將30歲生日辦成一場八小時的「沉浸式藝術派對」,以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三個時空為軸,邀請音樂家、藝術家共同演繹生命歷程: 過去段落:茶道師與書法藝術家共同引導反思初心; 現在段落:大提琴演繹森林冒險故事,畫家即興創作; 未來段落:古典小提琴結合DJ,挑戰傳統與未來的邊界。 這場派對不只是慶祝,而是一次「生命總整理」——Jessica用藝術化方式,讓自己與在場朋友都能重新認識自己。 四、設計與自媒體:真誠做自己,不盲從流量 談到設計與經營自媒體,Jessica選擇「不積極經營,但真實記錄」。她的Instagram不放作品,只記錄生活與工作現場。「讓朋友看到我努力工作,也努力生活」是她的理念。她認為設計也是一種「個人樣貌的延伸」,不需要跟風,而是協助每個人找出屬於自己的樣子。 五、推己及人:成為別人的貴人 Jessica說:「我曾被人拉一把,也想成為別人的那隻手。」她經常舉辦活動,把身邊朋友拉出舒適圈,創造連結、合作的機會。這樣的行動力與分享力,不僅成就了她的事業,也讓她的設計人生充滿了溫度與深度。 六、人生是設計出來的,而非被安排的 這集節目不只是一次對談,而是一場生命設計課。Jessica用她的經歷告訴我們:夢想不是浮誇的語言,而是「一點一滴把自己活成想要的樣子」;而失敗不是終點,而是構成故事的轉折點。 想了解如何將痛苦化為創作?如何在混亂中找回自我?這集《人生失敗學》,你絕對不能錯過。